六氟化硫氣體泄漏在線監測報警裝置技術條件(電力行業標準DL/T1987—2019)

小文3年前 (2023-01-06)支持與服務3424

image.png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圍 .............................................................................. 1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 1 

3  術語和定義 ........................................................................ 1 

4  裝置組成 .......................................................................... 2 

5  技術要求 .......................................................................... 3 

6  試驗方法 .......................................................................... 6 

7  檢驗規則 .......................................................................... 9 

8  標志、包裝、運輸、貯存 ........................................................... 10 

9  供貨成套性 ....................................................................... 10 

本標準按照 GB/T 1.1—2009《標準化工作導則  第 1 部分:標準的結構和編寫》給出的規則起草。 

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這些專利的責任。 

本標準由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提出。 

本標準由全國電氣化學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 

本標準起草單位: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國網安徽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廣西電網有限責任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河南省日立信股份有限公司、國網湖北省電力公司檢修公司。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于乃海、祁炯、謝連科、胥婷、朱洪斌、明菊蘭、朱立平、黎曉淀、付漢江、李建國、齊國棟、冷述博、余翔、馬艷、陳英、赫樹開。 

本標準為首次發布。 

本標準在執行過程中的意見或建議反饋至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標準化中心(北京市白廣路二條一號,100761)。

六氟化硫氣體泄漏在線監測報警裝置技術條件 

1  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六氟化硫氣體泄漏在線監測報警裝置(以下簡稱裝置)的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及標志、包裝、運輸、貯存等要求。 

本標準適用于室內六氟化硫電氣設備工作場所用六氟化硫氣體泄漏在線監測報警裝置的生產和檢驗,其他場所用六氟化硫氣體泄漏在線監測報警裝置的生產和檢驗可參考使用。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裝儲運圖示標志  

GB/T 6587—2012  電子測量儀器通用規范 

GB/T 9969  工業產品使用說明書    總則 

GB/T 13384  機電產品包裝通用技術條件 

GB/T 17626.2—2006  電磁兼容  試驗和測量技術  靜電放電抗擾度試驗 

GB/T 17626.3—2016  電磁兼容  試驗和測量技術  射頻電磁場輻射抗擾度試驗 

GB/T 17626.4—2008  電磁兼容  試驗和測量技術  電快速瞬變脈沖群抗擾度試驗 

GB/T 17626.5—2008  電磁兼容  試驗和測量技術  浪涌(沖擊)抗擾度試驗 

GB/T 17626.8—2006  電磁兼容  試驗和測量技術  工頻磁場抗擾度試驗 

GB/T 17626.11—2008  電磁兼容  試驗和測量技術  電壓暫降、短時中斷和電壓變化的抗擾度試驗 

GB/T 18268.1—2010  測量、控制和實驗室用的電設備  電磁兼容性要求 第 1 部分:通用要求 

GB 20936.1—2007  可燃性氣體探測用電氣設備 第 1 部分:通用要求和試驗方法 

GB/T 25480  儀器儀表運輸、貯存基本環境條件及試驗方法 

JJG 205—2005  機械式溫濕度計 

JJG 365—2008  電化學氧測定儀 

JJF 1263—2010  六氟化硫檢測報警儀校準規范 

DL/T 1555—2016  六氟化硫氣體泄漏在線監測報警裝置運行維護導則 

3  術語和定義 

GB 20936.1—2007、DL/T 1555—2016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六氟化硫氣體泄漏在線監測報警裝置    on-line  monitoring  and  alarm  device  for  leakage  of  sulfur hexafluoride gas 

安裝在室內工作場所,對環境空氣中六氟化硫氣體含量和氧氣含量進行連續或周期性地自動監測,達到或超過報警設定值時發出報警信號并能觸發風機的裝置,它一般由監控主機、檢測單元和報警單元等部分組成。 

3.2   

泵吸入式裝置    pump aspirating device 

通過氣體采樣泵,將檢測區域內氣體吸入送至傳感器進行檢測報警的裝置。 

[修改GB 20936.1—2007,術語和定義3.2.2] 

3.3   

擴散式裝置    diffusion device 

相對泵吸入式裝置,通過分子的不規則運動,使檢測區域內氣體自由擴散輸送到傳感器進行檢測報警的裝置。 

[修改GB 20936.1—2007,術語和定義3.2.4] 

3.4   

報警誤差    alarm error 

在試驗條件下,裝置報警時的標準氣體濃度值與報警設定值之間允許出現的最大偏差。 

[修改DL/T 1555—2016,術語和定義3.2] 

3.5   

報警設定值    alarm setting value 

裝置預先設定的氣體報警濃度值。 

[DL/T 1555—2016,術語和定義3.3] 

4  裝置組成 

4.1  監控主機 

應能完成檢測數據處理、顯示與上傳、發送控制指令、報警數據儲存、報警控制、報警查詢等。當有報警信號發出時,主機應能自動啟動風機排風,排風時間可靈活設定。 

4.2  檢測單元 

完成氣體采集和信號處理。宜包括氣體采集器、六氟化硫氣體傳感器、氧氣傳感器、溫濕度傳感器以及人體感應紅外傳感器等。 

4.3  報警單元 

室內工作環境中六氟化硫氣體含量、溫濕度數值達到或高于設定的報警值,或氧氣含量低于設定的報警值時,裝置應能發出報警信號,并能發出聲光警示。宜包括聲光報警器、風機控制器等。 

4.4  裝置結構圖 

按采樣方式不同,裝置可分為擴散式和泵吸入式兩種類型。圖1和圖2分別為典型的擴散式和泵吸入式裝置結構示意圖。 

image.png

image.png

5  技術要求 

5.1  工作條件 

5.1.1  環境條件 

裝置的環境條件應滿足: 

a)  環境溫度:-10℃~50℃; 

b)  環境濕度:不大于 90%RH; 

c)  大氣壓力:80kPa~110kPa。 

5.1.2  供電電源 

裝置的供電電源應滿足以下要求: 

a)  電源電壓:(220±22)V; 

b)  電源頻率:(50±2.5)Hz。 

5.2  外觀 

裝置的外觀應滿足以下要求: 

a)  裝置及各種附屬設備的殼體無明顯的劃傷、凹陷、變形,表面清潔無污跡; 

b)  銘牌標志、文字和符號正確、易辨、清晰。 

5.3  基本功能 

裝置的基本功能應滿足以下要求: 

a)  具備六氟化硫氣體含量、氧氣含量、環境溫度、環境濕度實時定量監測功能; 

b)  具備自動啟停風機、定時啟停風機、強制啟停風機、自動語音報警、聲光報警等功能,報警限值可修改; 

c)  具備紅外監視功能,能支持人體感應,感應范圍應不小于 3m,當有人員接近室內工作場所時,系統自動提示工作環境的安全狀況; 

d)  具備數據存儲和查詢,以及報警事件自動記錄、自動存儲、自動更新功能; 

e)  具備數據上傳功能,接口宜采用 RS485,支持報警開關量輸出; 

f)  具備自檢及自動修正功能,宜具備在線校驗模式和接口; 

g)  測量傳感器宜具備防塵保護功能; 

h)  裝置可包含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氣體采樣檢測點,應滿足現場擴展要求; 

i)  裝置工作異常時,具有故障報警提示功能。 

5.4  電氣安全性能 

5.4.1  絕緣電阻 

正常環境條件下,電源輸入端對機殼及地的絕緣電阻應不小于20MΩ。 

5.4.2  絕緣強度 

正常環境條件下,電源輸入端對機殼及地能承受有效值1500V、50Hz正弦交流電壓,歷時1min,應無擊穿和飛弧現象。 

5.5  檢測性能 

5.5.1  六氟化硫氣體含量檢測 

裝置的六氟化硫含量檢測性能應滿足以下要求: 

a)  檢測范圍:0μL/L~1500μL/L; 

b)  示值誤差:不超過±30μL/L 或±5%(顯示值); 

c)  報警誤差:不超過±5%(報警設定值); 

d)  重復性:不大于 3%; 

e)  響應時間:擴散式裝置不大于 60s,泵吸入式裝置不大于 30s; 

f)  最小檢測限:30μL/L; 

g)  零點漂移:不超過±3%FS; 

h)  量程漂移:不超過±3%FS。 

注:“FS”表示儀器滿量程。 

5.5.2  氧氣含量檢測 

裝置的氧氣含量檢測性能應滿足以下要求: 

a)  檢測范圍:0~25%(體積比); 

b)  示值誤差:不超過±0.5%(體積比); 

c)  報警誤差:不超過±0.5%(體積比); 

d)  重復性:不大于 1%; 

e)  響應時間:擴散式裝置不大于 60s,泵吸入式裝置不大于 30s; 

f)  零點漂移:不超過±1%FS; 

g)  量程漂移:不超過±1%FS。 

5.5.3  溫度檢測 

裝置的溫度傳感器應滿足以下要求: 

a)  檢測范圍:-10℃~50℃; 

b)  檢測誤差:不超過±2℃。 

5.5.4  濕度檢測 

裝置的濕度傳感器應滿足以下要求: 

a)  檢測范圍:0~99%RH; 

b)  檢測誤差:不超過±5%RH。 

5.6  環境適應性 

裝置的環境影響量包含溫度、濕度、振動、沖擊和包裝運輸等5個方面,其中溫度、濕度、振動、沖擊應符合GB/T 6587—2012中4.7環境組別為Ⅱ組的相關規定要求,包裝運輸應符合GB/T 6587—2012中5.10流通條件等級為2級的規定要求,裝置的性能特性指標考察示值誤差和報警誤差。 

5.7  電源適應性 

裝置的電源適應性應滿足GB/T 6587-2012中4.10的要求。 

5.8  電磁兼容性 

裝置的電磁兼容性應滿足GB/T 18268.1—2010 6.2中工業場所用設備的特殊抗擾度要求,其中: 

a)  靜電放電抗擾度應滿足 GB/T 17626.2—2006 中 5 規定的試驗等級 3 的試驗要求; 

b)  射頻電磁場輻射抗擾度應滿足 GB/T 17626.3—2016 中 5 規定的試驗等級 3 的試驗要求; 

c)  電快速瞬變脈沖群抗擾度應滿足 GB/T 17626.4—2008 中 5 規定的試驗等級 3 的試驗要求; 

d)  浪涌(沖擊)抗擾度應滿足 GB/T 17626.5—2008 中 5 規定的試驗等級 3 的試驗要求; 

e)  工頻磁場抗擾度試驗應滿足 GB/T 17626.8—2006 中 5 規定的試驗等級 4 的試驗要求;

f)  電壓暫降、短時中斷的抗擾度應滿足 GB/T 17626.11—2008 中 5 規定的嚴酷等級第 3 類的試驗要求。 

5.9  長期穩定性 

在正常環境條件下,裝置應能連續運行28d。試驗期間,裝置應能正常工作,試驗后裝置的示值誤差和報警誤差應滿足5.5.1和5.5.2的要求。 

6  試驗方法 

6.1  試驗條件 

除環境適應性試驗外,裝置的試驗條件應滿足以下要求: 

a)  環境溫度:15℃~35℃; 

b)  環境濕度:不大于 85%RH; 

c)  電源電壓:(220±11)V; 

d)  電源頻率:(50±0.5)Hz; 

e)  工作環境應無影響儀器正常工作的電磁場和干擾氣體。 

6.2  標準器具及輔助設備 

試驗主要用標準器具及輔助設備應滿足表1的要求。


image.png

6.3  外觀檢查 

裝置外觀用目測方法檢查,結果應符合5.2的要求。 

6.4  基本功能檢查 

 啟動裝置,按產品說明書進行各項功能檢查,結果應滿足 5.3 的要求。 

6.5  電氣安全性能試驗 

6.5.1  絕緣電阻試驗 

裝置不連接供電電源,但接通電源開關,用500V絕緣電阻表測量裝置的電源輸入端對機殼及地的絕緣電阻,結果應符合5.4.1的要求。 

6.5.2  絕緣強度試驗 

裝置不連接供電電源,但接通電源開關,對采用工頻電源供電的裝置,用交流耐壓測試儀在裝置電源輸入端與機殼及地間施加1500V電壓,1min,結果應符合5.4.2的要求。 

6.6  檢測性能試驗 

6.6.1  六氟化硫氣體含量檢測 

6.6.1.1  示值誤差 

按JJF 1263—2010中5.2.2規定的方法對裝置進行示值誤差試驗,結果應符合5.5.1b)的要求。 

6.6.1.2  報警誤差 

按DL/T 1555—2016中7.3.4.1規定的方法對裝置進行報警誤差試驗,結果應符合5.5.1c)的要求。 

6.6.1.3  重復性 

按DL/T 1555—2016中7.3.6規定的方法對裝置進行重復性試驗,結果應符合5.5.1d)的要求。 

6.6.1.4  響應時間 

按DL/T 1555—2016中7.3.5.1規定的方法對裝置進行響應時間試驗,結果應符合5.5.1e)的要求。 

6.6.1.5  最小檢測限 

按JJF 1263—2010中5.2.6規定的方法對裝置進行最小檢測限的試驗,結果應符合5.5.1f)的要求。 

6.6.1.6  漂移 

按JJF 1263—2010中5.2.8規定的方法對裝置進行零點漂移和量程漂移試驗,結果應符合5.5.1g)和5.5.1h)的要求。 

6.6.2  氧氣含量檢測 

6.6.2.1  示值誤差 

采用濃度約為滿量程20%,40%,60%,80%的氧氣標準氣體,按DL/T 1555—2016中7.3.3.2規定的方法對裝置進行示值誤差試驗,結果應符合5.5.2b)的要求。 

6.6.2.2  報警誤差 

按 DL/T 1555—2016 中 7.3.4.2 規定的方法對裝置進行報警誤差試驗,結果應符合 5.5.2c)的要求。 

6.6.2.3  重復性 

按DL/T 1555—2016中7.3.6規定的方法對裝置進行重復性試驗,結果應符合5.5.2d)的要求。 

6.6.2.4  響應時間 

按DL/T 1555—2016中7.3.5.2規定的方法對裝置進行響應時間試驗,結果應符合5.5.2e)的要求。 

6.6.2.5  漂移 

按JJG 365—2008中5.3.8規定的方法對裝置進行零點漂移和量程漂移試驗,結果應符合5.5.2f)和5.5.1g)的要求。 

6.6.3  溫度傳感器試驗 

將裝置溫度傳感器置于溫濕度標準箱中,設置溫度試驗點為-5℃、10℃、25℃、40℃,按JJG 205—2005中7.3.2規定的方法進行溫度示值誤差試驗,結果應符合5.5.3的要求。 

6.6.4  濕度傳感器試驗 

將裝置濕度傳感器置于溫濕度標準箱中,設置濕度試驗點為20%RH,40%RH、60%RH、80%RH,按JJG 205

—2005中7.3.2規定的方法進行濕度示值誤差試驗,結果應符合5.5.4的要求。 

6.7  環境適應性試驗 

6.7.1  溫度、濕度、振動、沖擊試驗 

裝置的溫度、濕度、振動、沖擊試驗按GB/T 6587—2012中5.9環境組別為Ⅱ組的規定和方法進行,結果應符合5.6的要求。 

6.7.2  包裝運輸試驗 

裝置的包裝運輸試驗按GB/T 6587—2012中5.10流通條件等級2級規定的試驗要求和試驗方法進行,結果應符合5.6的要求。 

6.8  電源適應性試驗 

裝置的電源適應性試驗按GB/T 6587—2012中5.12規定和方法進行,結果應符合5.7的要求。 

6.9  電磁兼容性試驗 

6.9.1  靜電放電抗擾度試驗 

裝置按GB/T 17626.2—2006中8的規定和方法進行;試驗等級:3級;試驗對象:裝置外殼;試驗結果應符合5.8a)的要求。 

6.9.2  射頻電磁場輻射抗擾度試驗 

裝置按GB/T 17626.3—2016中8的規定和方法進行;試驗等級:3級;試驗對象:裝置外殼;試驗結果應符合5.8b)的要求。 

6.9.3  電快速瞬變脈沖群抗擾度試驗 

裝置按GB/T 17626.4—2008中8的規定和方法進行;試驗等級:3級;試驗對象:裝置的電源端口及數據端口;試驗結果應符合5.8c)的要求。 

6.9.4  浪涌(沖擊)抗擾度試驗 

裝置按GB/T 17626.5—2008中8的規定和方法進行;試驗等級:3級;試驗對象:裝置的電源端口;試驗結果應符合5.8d)的要求。 

6.9.5  工頻磁場抗擾度試驗 

裝置按GB/T 17626.8—2006中8的規定和方法進行;試驗等級:4級;試驗對象:裝置外殼;試驗結果應符合5.8e)的要求。 

6.9.6  電壓暫降和短時中斷抗擾度試驗 

裝置按GB/T 17626.11—2008中8的規定和方法進行;嚴酷等級:第3類;試驗對象:裝置的電源端口;試驗結果應符合5.8f)的要求。 

6.10  長期穩定性試驗 

接通電源,在正常環境條件下裝置連續運行28d,試驗結束后按6.6.1和6.6.2規定方法進行示值誤差和報警誤差測試,試驗結果應滿足5.9的要求。 

7  檢驗規則 

7.1  總則 

裝置的檢驗分為型式試驗和出廠試驗。 

7.2  型式試驗 

7.2.1  試驗條件 

有下列情況之一時,裝置應進行型式試驗: 

a)  新產品鑒定投產前; 

b)  正式投產后,如產品設計、材料、工藝或結構等有較大改變可能影響產品性能時或正式投產滿4 年; 

c)  產品停產一年以上,恢復生產; 

d)  出廠試驗結果與上次型式試驗結果差異較大; 

e)  國家質量監督機構提出要求。 

7.2.2  抽樣和合格判定規則 

裝置型式試驗的抽樣和合格判定規則應按照以下方法進行: 

a)  從出廠試驗合格的產品中隨機抽取 1 臺為樣品; 

b)  經過型式試驗,全部試驗項目合格,則判定該產品本次型式試驗合格; 

c)  經過型式試驗,有試驗項目不合格的,則應加倍抽樣,重新進行型式試驗;如第二次抽樣樣品仍存在不合格,則判定本次型式試驗不合格。 

7.3  出廠試驗 

每臺裝置均應進行出廠試驗。 

7.4  試驗項目 

試驗項目按表2規定進行。 

image.png

8  標志、包裝、運輸、貯存 

8.1  標志 

裝置銘牌應有下列明顯標志: 

a)  產品名稱; 

b)  產品型號; 

c)  出廠編號; 

d)  出廠年月; 

e)  制造廠名; 

f)  產品生產標準號。 

8.2  包裝 

8.2.1  產品包裝按 GB/T 13384 執行。 

8.2.2  產品包裝應符合 GB/T 191 的有關標志的規定,并標明“小心輕放”、“向上”、“防雨”等標志。 

8.3  運輸 

8.3.1  產品應適用于陸運、空運、水(海)運,運輸裝卸按包裝箱上的標志進行操作。 

8.3.2  產品在運輸中應防雨、防潮、避免強烈地振動與撞擊。 

8.4  貯存 

包裝完好的裝置應滿足GB/T 25480條款的貯存運輸要求,長期不用的裝置應保留原包裝,貯存在環境溫度為-10℃~40℃,相對濕度不大于85%的庫房內,室內無酸、堿、鹽及腐蝕性、爆炸性氣體,不受灰塵以及雨、雪的侵蝕。 

9  供貨成套性 

隨同裝置供貨應有的附件: 

a)  產品檢驗合格證; 

b)  裝箱單; 

c)  儀器使用說明書,符合 GB/T 9969 規定; 

d)  隨機備件、附件; 

e)  其他有關的技術資料。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xp@gdliontech.cn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本文鏈接:http://www.networkcapability.com/support/785.html

相關文章

智慧消防物聯網平臺定制開發(消防物聯網平臺軟件開發)

智慧消防物聯網平臺定制開發(消防物聯網平臺軟件開發)

概述智慧消防物聯網平臺定制開發是現代消防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通過先進的物聯網技術和定制化的解決方案,幫助企業實現高效、智能的消防管理。隨著科技的發展,傳統的消防管理模式已經難以滿足現代社會對消防安全的高要求。智慧消防物聯網平臺通過集成多種先進技術,為企業提供了一種全新的管理方式,不僅提升了消防管理的效率和準確性,還為企業帶來了持續性的受益。市場現狀與挑戰目前市場上雖然有許多智慧消防物聯網云平臺,但普遍存在功能復雜難操作或功能單一不能滿足需求的問題。對于企業來說,管理好自身的消防物聯網設備,必...

地下空間智慧消防解決方案(地下空間智慧消防平臺)

地下空間智慧消防解決方案(地下空間智慧消防平臺)

概述地下空間智慧消防解決方案是一種集成了現代信息技術、物聯網技術和大數據分析的綜合管理方案。該方案通過低成本、低功耗、廣覆蓋、易安裝、定位準、響應快、可感知等特點,實現了地下空間的全面、遠程、集中管理和監控。地下空間智慧消防解決方案不僅能夠有效預防火災事故的發生,還能在事故發生時迅速響應,最大限度地減少損失。該方案廣泛應用于學校、醫院、商場、餐飲場所、敬老院、酒店、公寓、寫字樓、博物館、社區等多種場景,尤其適合老舊建筑、博物館、文物建筑、九小場所等消防安全改造工程。技術特點低成本、低功耗該方案采...

智慧消防大數據背景下如何做好智慧救援?

智慧消防大數據背景下如何做好智慧救援?

  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信息技術已逐漸被廣泛應用于各行各業,并在各行各業發揮著重要作用。自從“智慧消防”一詞被提出以來,智慧消防救援這一新概念也逐漸受到重視。智能消防救援是智慧消防的最重要環節,其智能化是提升當前智慧消防工作水平的關鍵?! ‘斍?,經濟、社會、科技的迅猛發展,災害事故的形式和規模都發生了新的變化,消防救援工作的難度日益增大。傳統的消防救援已不再能滿足新時代背景下消防救援的實際需要。所以,消防救援工作迫切需要合理地結合信息技術,改變以往的工作方式,以符合當前消防救援實際,最大程度地減...

國家大力推廣智慧用電,智慧用電系統到底是什么?

國家大力推廣智慧用電,智慧用電系統到底是什么?

  國家大力推廣智慧用電,力安科技智慧用電系統到底是什么?近年來,我國一直在推廣智慧用電,那么智慧用電到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呢?簡單的說,智慧用電是一種可以在電氣火災發生前進行預警并將電氣火災扼殺在源頭的監測預警系統?! ≈腔塾秒娤到y,可以把它想象成為高度發達的人體大腦,而人身體的各部位相當于電氣線路,外物相當于用電設備。大腦處在7*24小時全天監控,當人身體部位出現痛癢等癥狀時,大腦會及時監測到并發出信息讓身體的維護者去檢查原因,以避免發展為嚴重的病癥。如果身體維護者在收到通知后并未在規定范圍...

智能一體式消火栓管理平臺-城市智能消防栓監控系統解決方案

智能一體式消火栓管理平臺-城市智能消防栓監控系統解決方案

  前言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建設的步伐不斷加快,消防工作也凸顯重要,然而消防設施的信息化建設卻趨于落后;傳統的管理方式無法及時了解現場信息,比如消防設施被破壞、救火現場無法及時有效地找到消防水源、消防通道被堵塞等原因,延誤了最佳撲救時間,致損失擴大?! ≡谙狸犙b備的消防車中,因自身運載水量有限,在滅火時往往需要尋找水源,這時,消防栓就發揮出巨大的供水功能。然而現實生活中,由于一些單位和個人的消防安全意識淡薄,消防栓被損壞的情況非常普遍,一旦發生火災,這些消防栓將無法發揮其應...

智能接處警系統排名-消防智能接處警平臺排名

智能接處警系統排名-消防智能接處警平臺排名

  智能接處警系統建設要點包括:一是通過智能化手段切實提高接處警效率;二是可支持各級指揮業務的信息化系統和信息資源系統對接,為高效聯動、高效指揮提供數據支撐;三是以數據為驅動,實現資源交互共享,縱向貫通、橫向聯動,最終建成滿足新時期、新任務需要的新型智能接處警平臺?! 榇_保智能接處警系統在全國穩步高效推廣,規范全國消防救援隊伍智能接處警系統的建設部署,保障各地系統的建設進度與使用效果。將建設對智能接處警系統部署及運行效果進行實時監控的系統“智能接處警與智能指揮建設進度質效監控系統”,通過看板統...

基于物聯網的消防聯動控制系統架構展望

基于物聯網的消防聯動控制系統架構展望

近年來,建 / 構筑物呈現出建筑體量擴大化及使用功能復雜化的發展趨勢,建 / 構筑物的這種發展趨勢對消防聯動控制系統的容量和控制功能提出了更高需求,也對系統運行的穩定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挑戰;同時,各地智慧消防、智慧城市的建設也對消防聯動控制系統的物聯網功能提出了新的需求。然而,消防聯動控制系統現有的架構模式及功能業已不能完全滿足新形勢下建 / 構筑物上述消防功能的需求。筆者依據國家標準《消防聯動控制系統》GB 16806的修訂思路,對未來消防聯動控制的架構形式和系統功能進行簡要解析和展望?,F有...

建設消防物聯網請示模板(關于加快推進智慧消防建設的建議)

建設消防物聯網請示模板(關于加快推進智慧消防建設的建議)

  關于在海南進一步推進智慧消防建設的建議  提 案 者:九三學社海南省委會  近年來,海南省政府對海南省消防事業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海南省消防事業整體發展迅速。2019年,海南省首次在國務院消防工作考核中被評為優秀檔次。然而在消防智慧化建設方面,海南省與其他省份仍有較大差距。據消防產業智庫統計,目前我國34個省市中21個省市已經有成功的智慧消防建設案例,而海南并未名列其中,可見海南省在智慧消防建設工作上還需努力。當務之急應完善消防信息數據庫,建立城市消防遠程監控系統,促進技術消防建設,推動智慧...

樓宇智慧消防系統(基于智能樓宇建筑的智慧消防解決方案)

樓宇智慧消防系統(基于智能樓宇建筑的智慧消防解決方案)

概述  隨著城市的發展、經濟和消費水平的提高,高層建筑一座座拔地而起,大型商場、商業中心與辦公寫字樓綜合運營的建筑比比皆是;綜合性樓宇分別由多個單位管理使用,多交由物業對共用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建筑消防設施和消防車通道進行統一管理?! 【C合性樓宇辦公、餐飲、商超等營業性場所聚集,人員流動量大且成分復雜,易燃物品較多,用電用火頻繁,火災隱患大;因此,保持疏散通道及指示系統、防排煙、防火分隔等消防設施健康,是大型商超、商業中心的消防安全管理重點?! ∫劳辛Π部萍嫉膶<伊α亢皖I先技術,力安科技智慧消...

《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全文,推動構建物聯網平臺及不同行業解決方案!

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科技部、生態環境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農業農村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能源局等八部門聯合印發《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缎袆佑媱潯分赋?,物聯網是以感知技術和網絡通信技術為主要手段,實現人、機、物的泛在連接,提供信息感知、信息傳輸、信息處理等服務的基礎設施。隨著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升級步伐加快,物聯網已經成為新型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

消防報警主機聯網方案(傳統消防報警主機怎么聯網實現智慧消防)

消防報警主機聯網方案(傳統消防報警主機怎么聯網實現智慧消防)

  傳統的消防體系最大的問題是什么?  太多的系統和數據,復雜且沒有條理,往往讓操作人員不知所措。系統輸出大量的信息,且在不斷地增加,很多數據還來不及處理,新的數據又出現了,重點數據往往容易被忽略。信息需要手動整合/糾正,需要很高的人力成本。有限的人力和預算造成操作效率低,效果差。安防和業務風險隱患很多?! ∠缊缶鳈C聯網方案解決的什么問題?  通過開放式集成平臺 將數據轉換為知識 集中式管理和控制 自動化工作流和預案 強大的業務邏輯引擎 傳達可執行的信息 中心與現場的溝通和報告  消防報警主...

醫療機構智慧消防解決方案(醫院智慧消防ppt免費提供)

醫療機構智慧消防解決方案(醫院智慧消防ppt免費提供)

  近年越來越多的醫院開分院、遷新址,我們享受著新大樓帶來便捷看病就診的同時,醫療機構消防安全管理九項規定(2020年版)要求:推進“智慧消防”建設,促進信息化與消防業務融合,提高醫療機構火災預警和防控能力?! ∫灿幸恍╇[患不得不提,高樓、人流密集、大量藥品?;?...樣樣都是火災防治重點,醫療行業智慧消防解決方案了解一下~~...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安消一體化應用方案(安消一體化解決方案免費下載)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安消一體化應用方案(安消一體化解決方案免費下載)

  智慧消防將視頻監控、大數據技術創新應用到傳統消防,打破固化思維,以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安消一體化方案彌補傳統消防的不足?! ∫?、傳統消防不足  消防系統孤島化  消防與安防系統孤島,上級部門]無法實時了解下級單位消防安全情況  報警處理效率低  傳統消防報警需現場核查,火警狀態無法實時判斷,報警處理效率低  應急處理能力弱  單位應急處置能力薄弱火災時人員疏散混亂,容易造成群死群傷事故  二、設計思路  系統設計參照國標《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50116)?;诙偩€技術,利用煙霧或溫...

變配電室智能運維系統(一種基于物聯網的電房智能配電運維系統方案)

變配電室智能運維系統(一種基于物聯網的電房智能配電運維系統方案)

概述配電室智能運維系統(Intelligent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System for Distribution Rooms, IOMS)是一種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大數據和云計算技術,對配電室內電氣設備、能耗計量采集及用電環境進行全面監測和管理的系統。IOMS通過實時監測和數據分析,實現對配電設備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管理和維護,有效提高配電系統的運行安全性和能效管理水平。隨著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領域的快速發展,數據中心行業也進入了快速發展的階段,而數據...

如何讓銀行用電“智慧”起來?(金融行業智慧用電解決方案)

如何讓銀行用電“智慧”起來?(金融行業智慧用電解決方案)

  2020年全國火災大數據分析  近日,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發布了2020年全國火災及消防救援隊伍接處警情況,全年共接報火災25.2萬起,投入涉疫任務處置、抗洪搶險等重大應急救援,及時出動撲救各類火災事故,共接警出動128.4萬起,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任務量第二多的年份?! 幕馂脑騺砜?,因電氣引起的火災仍然居高不下。2020年,全年因違反電氣安裝使用規定引發的火災共8.5萬起,占總數的33.6%,因目前還有1萬起火災原因尚未查明,預計后續該比重還將提高;其中,因電氣引發的較大火災36起,占總數...

在线亚洲中文精品第1页视频|国产欧美成aⅴ人高清|在线不卡日本v一区|色欲av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影院|无码专区一va亚洲v专

了解一下产品方案?

你们是怎么合作的呢?

关于方案及设备选型报价?